> 文章列表 > “夜半闻鸡眠不着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夜半闻鸡眠不着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夜半闻鸡眠不着”的出处是哪里

夜半闻鸡眠不着”出自明代刘炳的《同周伯宁连榻剧谈悲歌有感》。

“夜半闻鸡眠不着”全诗

《同周伯宁连榻剧谈悲歌有感》

明代 刘炳

醉来拔剑砍珊瑚,懒向侯门更曳裾。

夜半闻鸡眠不着,草堂秋雨读《阴符》。

《同周伯宁连榻剧谈悲歌有感》刘炳 翻译、赏析和诗意

《同周伯宁连榻剧谈悲歌有感》是明代刘炳所作的一首诗词。下面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、诗意和赏析:

中文译文:

醉来拔剑砍珊瑚,

懒向侯门更曳裾。

夜半闻鸡眠不着,

草堂秋雨读《阴符》。

诗意:

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与周伯宁连坐而谈,感慨万千的情景。诗中通过几个富有意象的描述,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思考和情感体验。

赏析:

首句\"醉来拔剑砍珊瑚\",表现出作者豪情万丈的气概。醉酒之际,作者拔剑砍珊瑚,显露出他不甘寂寞的性格,以及对于追求非凡事物的渴望。

第二句\"懒向侯门更曳裾\",表达了作者对于功名利禄的淡漠态度。作者并不勉力谋求官位,而是选择了舒适自在的生活方式。他不愿意为了名利而委曲求全,宁愿保持自己的独立和自由。

第三句\"夜半闻鸡眠不着\",揭示了作者对于时光流逝的焦虑和无奈。夜深人静之时,听到鸡鸣,作者难以入眠,暗示了他对于光阴的珍惜和对于时光流逝的无奈感。

最后一句\"草堂秋雨读《阴符》\",表现了作者在秋雨绵绵的草堂中读书的情景。《阴符》是一本古代道家经典,读书成为了作者寻求真理和安慰心灵的方式。这句诗也暗示了作者对于学问的热爱和对于精神追求的坚持。

整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意象的语言,展现了作者的个性特点和内心感受。作者在自由和追求真理的道路上,保持了对于外在世俗的超脱,表达了对于光阴流逝和人生意义的思考。同时,诗中的意象描绘也增添了诗词的艺术魅力,使诗意更加深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