> 文章列表 > “共信孤峰顶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共信孤峰顶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共信孤峰顶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共信孤峰顶”出自宋代释绍昙的《偈颂一百零四首》。

“共信孤峰顶”全诗

《偈颂一百零四首》

宋代 释绍昙

共信孤峰顶,霜牙咬菜根

一身尘不染,千古道长存。

石竹闲眠鹿,岩松冷挂猿。

我行荒草里,汝又入荒村。

《偈颂一百零四首》释绍昙 翻译、赏析和诗意

《偈颂一百零四首》是宋代释绍昙所作的一首诗词。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、诗意和赏析:

共信孤峰顶,

霜牙咬菜根。

一身尘不染,

千古道长存。

石竹闲眠鹿,

岩松冷挂猿。

我行荒草里,

汝又入荒村。

中文译文:

我们一同相信孤峰的巅峰,

霜牙啮咬着菜根。

身上一尘不染,

千古的道永恒存在。

山间石竹悠闲地躺着鹿,

峭壁上的松树寒冷地挂着猿。

当我走过荒草丛中,

而你又进入了荒村。

诗意和赏析:

这首诗词展现了自然山水和人生哲理的结合,通过描绘山峰、霜、菜根、鹿、松树和猿猴等元素,表达了一种超越时空的意义。

首句中的“共信孤峰顶”意味着诗人与读者共同相信孤峰所代表的高尚和崇高,体现了一种精神上的共鸣。

接着,诗人通过“霜牙咬菜根”这一形象描写,表达了坚持不懈、顽强不息的精神态度。菜根代表着微小而普通的事物,而霜牙则象征着严寒和困难。诗人在艰苦环境中,依然能保持纯洁无染的心灵。

第三句“一身尘不染,千古道长存”传递着一种超越个人的价值观。诗人坚守自己的信仰和道德准则,即使处于尘世之中,也能追求永恒的价值。

下文中的石竹、鹿、松树和猿猴等自然景物,与诗人自身的境遇相互对应,突出了他与自然的交融和共生关系。荒草和荒村则暗示了世界的边缘地带,诗人的孤独和超脱。

整首诗词以简练而深刻的语言,表达了诗人对道德境界和人生意义的思考,同时也反映了宋代佛教思想对诗人的影响。这首诗词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,以及深刻的哲理思考,引导读者思索人生的价值和意义。